近日,在政和縣石屯鎮西津村的浙譚生態茶園里,茶園負責人徐智順正在組織村民人工除草、修剪茶樹,并對頭春茶已基本采完的茶園進行檢查和管護。
浙譚生態茶園位于松溪河畔,這里生態優美、土地肥沃,是政和縣眾多優質茶園之一。近年來,為進一步優化茶園質量,石屯鎮主動融入政和“2+3+4”現代綠色產業體系,在西津村推進生態茶園建設。一方面積極引導村民在施有機肥的同時,以油菜、毛豆等農作物作為綠肥使用,提高土壤肥力;另一方面,引入黃金葡萄柚套種在茶樹間,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畝產收益。
“目前,已完成套種黃金葡萄柚示范片50畝,共套種1200棵果苗,正在進行疏果,預計今年可掛果,2023年10月-11月可產果開始收益,每年增收10萬元。”茶園負責人徐智順說。
在人工管護的基礎上,浙譚生態茶園引入“智慧茶山”種植數字化管理模式,分別安裝監控、氣象系統、噴灌等設備,構建可溯源的茶產業鏈生產流通服務體系,扎實踐行“三茶”統籌融合發展。
“茶園目前已安裝氣象檢測系統、噴灌系統和吸入式太陽能誘蟲燈、防蟲板,并建設廢棄物回收池,開展茶園病蟲害統防統治,通過物理和生物防治,有效保護茶園生態環境。”西津村下派書記王金鳳說,2022年5月,浙譚生態茶園榮獲“首批南平市綠色生態茶園示范基地”稱號。(郭斯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梁偉新赴中心城區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工作2022-05-11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