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12日訊 “我們要回家了!感謝這里的每位工作者!”“你們也辛苦了,后會有期!”這是近日發生在泉州市豐澤區北峰街道泉州市國勵工貿技術學校隔離點的一次臨別對話。相互致敬的背后,是一群來自各單位黨員干部克服簡陋條件,率先組建豐澤區首個非酒店類隔離點,本著“嚴格防控、凸顯關愛”的工作原則,與被隔離人員打成一片、處成“家人”的守望相助。
臨危受命 支部建在最“疫”線
“戰時防空、平時服務、應急支援,這是‘人防人’長期肩負的使命,危難當前,更是‘疫’不容辭。”尤曉林是泉州市人民防空辦公室到北峰街道掛職的青年黨員干部。3月15日本是尤曉林的生日,然而今年的這一天他卻收獲了一份永生難忘的生日禮物——被任命為泉州市國勵工貿技術學校隔離點臨時黨支部書記。
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和陌生環境,如何在30小時內完成房間改造、物資調度等工作,確保隔離點順利啟用,是這個黨支部面臨的首個挑戰。為此,尤曉林連夜主持召開支委會,將專班人員分為防控消毒組、健康觀察組、信息聯絡組、安全保衛組、后勤保障組、人文關懷組等6個組。各組第一時間按職責分工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從物資協調到隔離人員轉運,從日常體溫健康監測到突發醫療狀況處置,從基礎性疾病指導到心理咨詢疏導,從個人防護培訓到每日信息數據填報,他們都毫不懈怠。
經過晝夜奮戰,該隔離點順利完成全部籌建工作,迎來了首批隔離人員的進駐。此后,這一豐澤區A類隔離點,以其規范化管理、精細化服務收獲了被隔離對象的滿屏“點贊”,還得到了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福建工作組給予的肯定。
迎難而上 關鍵時刻挺在前
隔離點里,突發狀況此起彼伏,專班人員24小時連軸運轉,全身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
進駐當天凌晨4時許,一通電話打破夜間的寧靜,一對母子閩政通核酸檢測報告呈陽性。健康觀察組組長邱巧云精神立刻繃緊,第一時間展開協同處理,安排組內干部做好當事人心理疏導、核酸采集復查、聯系確診轉運隔離治療等工作,直至病例被順利轉至定點醫院接受治療。
3月18日傍晚,3歲孩童小葉突然高燒不退,一同被隔離的母親萬分焦急。經駐點醫生的耐心診治,小葉的體溫逐漸恢復正常,但小葉的核酸復查結果仍然呈陽性。因小葉母親的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根據相關規定,小葉只能被單獨轉移到定點醫院治療。情急之下,護士陳春燕主動當起小葉的“臨時媽媽”。
“寶貝不怕,阿姨在這。”陳春燕一邊為小葉準備隔離衣等防護用品,一邊耐心地安撫小葉及其家屬的情緒。在陳春燕的貼心照護下,小葉被小心翼翼地護送上車。為了消除小葉父母的擔心,陳春燕還主動聯系小葉的主治醫生,為小葉家屬和醫生搭起溝通的橋梁。小葉被安頓好后,小葉父母懸著的心也得以放下。
創設條件 莘莘學子不落課
據悉,泉州市國勵工貿技術學校隔離點共有隔離人員211名,其中18歲以下的學生就有29名。“泉州的學生,我們來守護。”這是隔離點里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心聲。
“再難也要想盡辦法,讓孩子們安心學習。” 為了給學生營造更好的學習環境,確保隔離期學習不中斷,隔離點黨支部委員陳清水積極溝通協調對接,布設網絡、搬運課桌、采購學習用品。
為確保隔離群眾住得舒心、住得安全,隔離點黨支部專門建立意見收集制度,通過微信群收集匯總群眾需求,及時掌握隔離人員所想、所需,并在第一時間回復、解決。得知首批隔離人員中有高三學生后,專班人員就利用每天短暫的休整時間,幫助高三學子下載學習資料、打印成冊,并委托醫務人員送到對應的房門口。
動情的畫面里,飄揚在隔離點的黨旗紅,訴說著一個個優秀黨員干部的責任和擔當。當前,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泉州市國勵工貿技術學校隔離點臨時黨支部依然堅守在“最后一公里”,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潘宇寧 吳雅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企地共建話振興 凝聚力量促發展2022-05-12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